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周易传文白话解(序卦)(word电子版).doc(6页)

  • 上传人:易***
  • 文档编号:96344
  • 上传时间:2023-09-10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8.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周易 穷通宝鉴 禽星手抄星宿推算 神秘占星术 太乙神数 太乙金鏡式經
    资源描述:

    1、周易传文白话解(序卦) 序 卦 (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

    2、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注释: 天地:此天地指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以“天地”生万物说明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的原因。万物:指自然界万物,此以“万物”说明六十四卦,“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之

    3、数”。 盈:满。受:继,承继。屯:卦名。屯本义从屮从一,屮即草,一为地,故有草木茁芽于地之义。屯卦下震上坎,坎为雨,震为雷,雷雨动荡,其气充塞。故屯为“盈”。又震为乾刚坤柔始交,故屯为“物之始生”。 蒙:卦名。蒙本义是冢上草木,有覆盖之义。此通萌,郑玄曰:“齐人谓萌为蒙”,即指幼小之貌。物之初生幼小是未开著,故蒙为蒙昧。穉,一本作“稺”、“稚”。古三字通,有幼稚之义。 需:卦名。通雩,本义指求雨之祭,引申为需求。需下乾上坎,坎为水,乾为天,云上于天,待时而落,故曰需有待、求雨之义。求雨为保丰年,而饮食有所依赖,故需又为“饮食之道”。 讼:卦名。讼上乾为天,下坎为水,天在上,水在下,天与水违行,

    4、故有争讼之义。师:卦名。师为军旅之名,古二千五百人为师,师有众义。师下坎上坤,坤为众,坎为众。国语晋语:“坎,劳也,水也,众也。”故师为众。 比:卦名。一指周代社会基层组织,五家为比,比有亲密无间之义,比卦象是水在地上,有亲比之义。畜:一本作“蓄”,有畜养之义。小畜,为卦名。小畜一阴五阳,有一阴畜养五阳之义。阴为小,故曰小畜。 履:卦名。履本指鞋,有践履之义,履卦上乾为天,下兑为泽,天高在上,泽卑在下,上下尊卑分明,故履为礼。荀子云:“礼者,人之所履也。”帛易履皆作“礼”。礼,指上下尊卑之等。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弼周易略例卦略在“故受之以履”之后有“履者,礼也”。泰:卦名。帛易“泰”作“柰”。泰

    5、下乾上坤,乾阳下降,坤阴上升,故有阴阳交通之义,正如彖所言:“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否:卦名。帛易“否”作“妇”,否与泰相反,否上乾为天,下坤为地,天地阴阳不交通,故否有不通之义。如彖所言:“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同人:卦名。人即仁。同人即同仁,同人下离上乾,乾为天,离为火,天阳在上,离火炎上,故有志向相同之义。 大有:卦名。古称丰年曰有,大丰年曰大有。大有一阴拥有五阳,大而富有,即彖所谓“柔得尊位,而上下应之,曰大有”。阳为大。谦:卦名。谦下艮上坤,艮山高而处地下,故有谦退之义。 豫:卦名。豫本指象大,引申为娱乐,豫下坤上震,坤为地,震为雷,雷出地奋,万物顺性而动,故有喜乐之义。随:卦名。

    6、随下震上兑,震为雷在下,兑为泽在上,雷藏于泽中,随时休息,故有随从之义。 蛊:卦名。蛊字本义为器皿食物腐败生虫,有败坏之义。蛊下巽上艮,艮为山,巽为风,风落山,其木摧坏,故有败坏之义。又艮为少男,巽为长女,有女惑男之象,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为事,蛊为事,盖假借“故”,非蛊字有“事”之训。王引之曰:“蛊之言,故也。尚书大传云: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蛊事犹故事也。” 临:卦名。帛易临卦作“林”,从爻画看临二刚临四柔,“刚浸而长”,故临刚有长大之义。观:卦名。观与临相反,观二阳在上,阳为大,故“物大然后可观”。 噬嗑:卦名。噬嗑本义指嘴里有食物而咬合,噬嗑上下两阳,中一阳即是嘴里食物之象,此卦下

    7、震上离,离为电、震为雷、雷动而威,电闪而明,雷电相合,故有“合”之义。苟:但。贲:卦名。贲卦刚柔相错而文饰,故贲有饰之义。 剥:卦名。剥有剥落之义。剥下坤上艮,艮为山,坤为地,山高反附于地故有剥落之义。又剥一阳于五阴之上,故有五阴剥落一阳之义。穷上反下:穷尽于上必复返于下。穷上,指剥一阳居上而穷尽。反下,指复卦一阳复一初爻。反,复。复一阳于五阴之下,有一阳复返之义。 复则不妄:案系辞“复以自知”。自知而不妄,不妄即不妄行。无妄下震上乾,乾为天,震为雷,天下有雷动,故为不妄动。畜,本又作“蓄”,有积聚;蓄养之义。大畜下乾上艮,艮为山,乾为天,天在山中,天至大,山静止,山静止畜养至大,故为大畜。

    8、颐:原指人两腮。颐下震上艮,艮为止,震为动,上止下动。口腔之象,从卦画言颐上下二阳中四阴,外实中虚。像口腔,食物由口而入以养生,故颐有“养”之义。大过:指大的过失,大过下巽上兑,兑为泽,巽为木,泽灭木象故有过,从爻画看大过中四阳上下两阴,中间阳盛,上下弱,即本末弱,故为大过,阳为大。 陷:通险。坎上下皆坎,坎阳陷于阴中故曰陷。丽:依附。离卦上下皆离,离阴依附于阳,故离为丽。 今译:有了天地,然后万物产生了。充满天地之间的只有万物,故(乾坤后)继之以屯。屯,盈满。屯,万物开始生长,万物生长必然蒙昧幼小,所以继之以蒙。蒙,蒙昧。(是指)万物幼稚。万物幼稚不可不养育。所以继之以需。需,饮食之道。饮食

    9、必会发生争讼,所以继之以讼。争讼必会将众人激起,所以继之以师。师,聚众。人众必有所亲附,所以继之以比。比,亲附,亲比必会有蓄养,所以继之以小畜。物既积蓄(众人温饱)然后礼仪产生,所以继之以履。履礼而泰和然后(民)安,所以继之以泰。泰,亨通。万物不会永远亨通,所以继之以否,万物不会永远闭塞,所以继之以同人。与人同志,万物归顺,所以继之以大有。拥有大(富)而不可满盈,所以继之以谦。有大(富)而能谦让必定安乐,所以继之以豫。安乐必定要有人随从,所以继之以随。以喜东随从他人者必定发生事端,所以继之以蛊。蛊,事端,事端(经治)后(功业)可以盛大,所以继之以临。临,盛大,物盛大然后才能仰观,所以继之以观。

    10、可仰观必有所合,所以继之以噬嗑。嗑,相合。万物不可以只合而已,所以继之以贲。贲,文饰。致力于文饰然后亨通则会穷尽,所以继之以剥。剥,剥落。万物不会永远极尽剥落。上穷尽必复返于下,所以继之以复。复返则不会妄行,所以继之以大畜。万物有了积蓄然后可以养育,所以继之以颐。颐,养育。不养育则不可有所作为,所以继之以大过。万物不会永久过极,所以继之以坎。坎,陷险。陷险必定要有所依附,所以继之以离。离,依附。 (二)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

    11、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一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

    12、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注释: 此句就咸而言。咸下艮上兑,兑为少女,艮为少男,故称“男女”。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故有“夫妇”之象。艮兑为乾坤求索而生,故曰“父子”。乾坤有尊

    13、卑上下,故曰“君臣”“上下”。错。设置。 恒:恒久。恒下巽上震,巽为风,震为雷,雷风相与而有恒久之义。遯:通“豚”,谓小猪。周易古经“遯”字皆为此义。而易传训遯为“退”。遯下艮上乾,艮为山,乾为天,山高上逼,天远山而退去,故遯为退,从爻画看,遯二阴在四阳之下,有渐长趋势,阳将退去,故曰退。 大壮:此卦四阳盛长而壮大,故先儒多训壮为大。依系辞“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之理,其大壮四阳盛长已过半,不久当止。故有止义。杂卦“大壮则止”是其确证。晋,有渐进之义。晋下坤上离,坤为地,离为日,日出地上,渐进上长,又从爻画看,“柔进而上行”,故晋有“进”义。 明夷:有光明受伤之义。明夷与晋相反,晋是日出地上,明

    14、夷是日入地中,其光明受伤,故“明夷”有明伤之义。伤于外:晋离日在外,进极而伤入其内(变明夷)。反其家:家人离日在内。家人:指一家之人。家人下离上巽,离为火,巽为风,风火相与,有家人之义,又家人二五得正相应,二为女在内,五为男在外,男女正,故有家人之义。 家道穷:指室家至亲,过而失节。乖:离散。睽:本义指目不相视,引申为乖异离散,睽下兑上离,离为火,兑为泽,火炎上,泽润下,二者相违背,故有“乖”之义。蹇:本指腿跛,行动不便,此引申为难,蹇下艮上坎,艮为山,坎为水,水为山所阻不得下流,故有“难”义。 解:有缓解之义。解下坎上震,坎为雨,震为雷,雷震天上,雨落地下,故有缓解之义。损,减损。损下兑上艮

    15、,艮为山,兑为泽,泽深山高有损深而增高之义。从爻画看,损“损下益上”,故有减损之义。益与损相反,益,有增益之义,指上增益下,益下震上巽,巽为风,震为雷,雷风相与而增益,从爻画看,益“损上益下”,故有增益之义。 决:溃决,决断。夬:朱骏声训本义为“”,“象环缺之形”。在易传,“夬”训之决。夬卦下乾上兑,乾为天,兑为泽,泽上于天,势必下流而散,有决之义,又从爻画看,夬一阴在五阳之上,有阳盛和决去一阴之象。决必有所遇:以阳决阴必有所喜遇。姤:相遇之义。姤下巽上乾,巽为风,乾为天,风行天下,无所不遇,故为遇,从爻画看,姤一阴在下与五阳相遇,故姤有“遇”之义。 萃:会聚之义。萃下坤上兑,坤为地,兑为泽,泽在地上,聚水之象,从爻画看,萃九五居中得正,上下众阴皆应,故有聚会之义。聚而上者谓之升:是说反萃而成升,坤为众,萃卦坤众聚于下,升卦坤众在上,故曰“聚而上者谓之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荟百科知识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周易传文白话解(序卦)(word电子版).doc(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huibaike.com/963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0-2023 荟百科知识文档 |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2023012140号-1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由用户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展示服务,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网站有监管的责任,但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我们删除。

    专利商标号:71631114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