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周易传文白话解(文言)(word电子版).doc(6页)

  • 上传人:易***
  • 文档编号:96338
  • 上传时间:2023-09-10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周易 穷通宝鉴 禽星手抄星宿推算 神秘占星术 太乙神数 太乙金鏡式經
    资源描述:

    1、周易传文白话解(文言) 文 言(1)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2)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3)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4)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5)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

    2、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6)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7)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8)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注释: (1)文言:对“文言”二字之义先儒众说不一

    3、,一、乾坤为门户,以文说乾坤;二、依文而言其理;三、因卦爻辞为文王所作,故曰“文言”;四、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五、单就卦爻辞而推衍之,故曰“文言”,等等。笔者以为当依文言理之说近实。 (2)元:开始。长:训首,君。亨:古文字有祭祀之义,此训为通。嘉:美。古者婚礼称“嘉”。会:聚合。利,本指铦。“利”从刀主分,分故能裁成事物使各得宜;“利”从禾。禾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如说文所言:“利和然后利,从和省。”故“利”又有中和之义。义:宜。中庸:“义者,宜也。”白虎通德论情性:“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贞:一说为占问,一说为正。干:树干。木旁生者为枝,正出者为干,故“

    4、干”有正之义,因枝叶依干而立,故“干”又有本之义。郑注礼记月令“羽箭干”曰:“干者,器之本也。” (3)仁:凡果核之实有生气者曰“仁”,以仁为木,案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仁”有“元”之义,“元”从二从人,“仁”从人从二,故在天为“元”,在人为“仁”。释名释形体:“人,仁也;仁,生物也。”长人:犹君人,即主宰人。利物:一本作“利之”。 (4)此释乾初九之爻辞。龙德:阳刚之德。乾卦爻辞以“龙”喻阳。隐:是释“潜”。乾初九居下故曰“隐”。易:移。世:世俗。不见是:不为世人所赞同。遯:隐退。闷:烦闷。确:刚强之貌。拔:移。 (5)此释乾九二爻辞 。正中;乾九二爻居内卦正得中位。庸言:平常的言论。先儒

    5、有解“庸”为“中”者,但由下文“善世而不伐”思之。似解“庸”作平庸为妥。闲:防。善世:吴汝纶曰:“此善世即善大,与德博对文。”伐:自夸。化:感化。君德:即阳德,阳为君。 (6)此释乾九三爻辞。进德修业:增进德性修治学业。九三过中,故曰“进德修业”。修,治。知至至之:前“至”为名词,指到达,后“至”为动词,指努力做到。知终终之:前“终”为名词,指终结。后“终”为动词,指善于停止。几:微。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上位:九三居内卦之上。下位:指九三居外卦之下。 (7)此释乾卦九四爻辞。上下:言爻位。四为阴位,上可以承君,下可以应初,故曰“上下”。邪,邪枉。九四以阳居阴失位故曰“邪”。进

    6、退:言爻,九四上进可居五,下退可居三。群:类。此指阳类。乾六爻皆阳,故六阳称“群”。 (8)此释乾九五爻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坤阴阳各以类相应相求。乾为纯阳,故曰“同声”、“同气”。应,感应。求,追求。云从龙:云,水气。龙,水物。云龙同类,感气相致,故“云从龙”。风从虎:风为震动之气,虎是威猛之兽,虎啸风生,风与虎也同气类,故曰“风从虎”。作:起。覩:见。亲:亲附。 (9)此释乾上九爻辞,与系辞上八章同。注见上。 今译:“元”,是众善的首长;“亨”,是嘉美的会合;“利”,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是事物的根本。君子(效此)全现仁足以治理人。嘉美会合足以合乎礼,裁成事物足以合乎义。能贞正固守

    7、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初九爻辞说:“潜伏之龙,不可妄动。”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世人赞同亦无烦闷,(君子)所乐之事去做,所忧之事则不去做,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田野,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很平常的言论亦当诚实,平凡的举动亦当谨慎。防止邪恶而保持诚信,善行很大但不自夸,德性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龙出现田野,利见大人。这是君主之德”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勤奋不息,夜间戒惕似有危厉,无咎灾。”这是什么意思?

    8、孔子说:“君子为增进德性而修治学业。(为人)忠诚信实所以增进德性。修饰言辞以树立诚意,所以成就学业。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努力争取。可与(他)讨论几微之事。知道终结而善于终止,可与(他)保存事物发展适宜状态。所以居上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不忧悉。所以勤奋进取因其时而戒惧,虽有危厉而无咎。”九四爻辞说:“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无咎。”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或上或下,无一定常规,并非为了邪欲,或进或退,不是恒久不变的,并非脱离人群。君子增长德性,修治学业,想及时完成,故无咎。”九五爻辞说:“龙飞于天上,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相同的声音相互感应,相同的气息相互追求,水往湿处流,火往干处

    9、燃,云从龙生,风由虎出。圣人兴起而万物清明可见。受气于天的亲附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下,则各归从(自己的)类别。”上九爻辞说“龙飞过高有悔。”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尊贵而没有具体职位,高高在上而与民众脱离,贤明之士处下位而无人来辅助,所以只要一行动就产生悔恨。” 返回页首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中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现天则。乾

    10、“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

    11、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注释: 此以人事释乾爻辞。下,释“潜”,指初九之阳居下,其位卑贱。舍,此字古人多解;有谓“舍”通“舒”者,然案之井卦初六爻“旧井无禽”,象曰:“时舍也。”显然象解“舍”为弃,由文言称“云从龙”,可知龙本应在天为得时,今在田而曰“时舍也”,可知此处亦解“舍”为弃。试:验。穷:极。 此以天道释乾爻辞。阳气潜藏:初九一阳居下,故象征阳气潜于下而未动。天下文明:九二阳气上升,故天下文彩光明。文明,文彩光明。偕:俱。乾道乃革:杂卦:“革,去故也。”九四爻居上卦之始,故“乾道

    12、乃革”。位乎天德:阳至九五而处尊位。天德:指九五天位。极:终极。天则:天象法则。 此申乾彖意。即释乾卦卦辞。性情:一本作“情性”。性,天性。情,是情意。人禀阴阳而生故有性情。白虎通德论情性:“情性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之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能:而。美利:美善。此指生物。即云行雨施以生物。刚健中正:乾六爻皆阳故“刚健”,二五为中,初、三、五以阳居阳得位故曰正。乾六爻中九五居中得正,故曰中正。纯粹精:此卦全阳不杂故曰“纯粹精”。色不杂曰纯,米不杂曰粹,米至细曰精。挥:动,散。一本作辉,二者音同义通假。旁:遍。通:通达。系辞:“往来不穷谓之通。”六龙:六位之龙。御:

    13、驾马使行。云行雨施:指天之功用。云气流行,雨泽布施。平:均匀平和。 此释初九爻辞。成德:已成就的道德。弗:不。 此释九二爻辞。聚:会。辩:一本作辨。二者通,有明辨之义。宽:弘广。 此释九三爻辞。重刚:九三居内卦乾之终,上与外卦乾之初相接,乾为刚,故曰“重刚”。不中:指九三不处二五之位,爻以二五为中。上不在天,指往上不在九五爻。天,指九五爻。此爻辞为“飞龙在天”。田,指九二爻。此爻辞为“见龙在田”。 此释九四爻辞。中不在人:九四居卦中间而不处人之正位。中,指居卦之中。人,指人位。卦三、四爻为人位,三与二相比,故三附于地处人之正位。四虽处人位,但元于地而近天,非人所处,故九四“中不在人”。 此释九

    14、五爻辞。大人:此指九五而言,九五有“利见大人”之辞。大人指圣明德备之人。周易中有周人五号:帝,天称。王,美称。天子,爵号。大君,兴感行异。大人,圣明德备。序:次序。鬼神:阴阳之气屈伸变化,天时:四时。 此释上九爻辞。上“圣人”王肃本作“愚人”,案愚人、圣人相对为文,故王肃本极是。唯:通惟,犹是。文选甘泉赋李善注:“惟,是也。” 今译:“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因)地位卑下;“龙出现在田野”,因时而被舍弃;“终日勤奋不息”,开始有所行动;“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将由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害;乾卦开始用九数(以变化天下),天下必然大治。“

    15、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田野”,天下万物呈现光明;“终日勤奋不息”,随从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到终极;乾卦始用九数,天道法则显现。乾“元”,开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性情。乾一开始能以化育的美与利以利天下万物,却不言利物之功,盛大啊!伟大啊乾阳,刚劲强健而中正不偏,可谓纯粹精微。六爻变动,普遍通达于情理,因时掌握六龙(爻)的变化,以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君子以完成道德修养作为行动(目标),每天都显现于行动。(初爻)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学习以聚积知识,互相问难以明辨是非,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野,宜于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处卦中间不在人位,所以有“或”字,“或”,疑惑,所以“无咎”。(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背,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背他,何况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荟百科知识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周易传文白话解(文言)(word电子版).doc(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huibaike.com/963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0-2023 荟百科知识文档 |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2023012140号-1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由用户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展示服务,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网站有监管的责任,但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我们删除。

    专利商标号:71631114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