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2

类型初中历史教案·中国历史(四)[格式PDF](102页)

  • 上传人:百***
  • 文档编号:123479
  • 上传时间:2023-09-25
  • 格式:PDF
  • 页数:102
  • 大小:258.9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小学教程Pdf
    资源描述:

    1、编者的话多种版本,不同体例的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了。如何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教学目的,突出教材重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落实义务教育目标,是当前历史教学面临的重大的新课题。为了帮助初中历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把握新教材,教好新教材,我们请了北京市部分历史教师和教研员,编写了本教案集。教案集共分六册,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两册。这些教案的特点是:以人教版教材为主要依据,适当兼顾其他版本,以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需要;较完整地反映了备课和教学的过程,有较大的参考使用价值;教学手段和方法多

    2、样,利于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文字简明,教学语言顺畅、亲切。由于新教材刚使用,还缺乏经验,加之时间匆促,不当和疏漏处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1993 年 11 月初中历史教案 中国历史(四)第 1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材分析1927 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开始了对中国长达 22 年的统治,这是一个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这个政权建立之初,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另一方面经过“宁汉合流”、“北伐”和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在“北伐”过程中,国民党内部又形成了新军阀,主要有: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白崇禧四派。各派新军阀背后都有帝国主义支持。

    3、为争夺地盘,从 1927 年至 1930 年,各派军阀展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所独具的一个政治特点。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宁汉合流”;蒋介石镇压革命;李大钊遇害;国民政府的“北伐”;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2.思想教育: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之初蒋介石搜罗反动分子、镇压革命的史实中,充分认识国民政府政权的阶级本质和反动性。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宣布“东北易帜”,使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这是爱国心的表现。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暴露其侵略中国的野心

    4、。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独具的政治特点之一。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实质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形成原因以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威逼中国东北独立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东北易帜”。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演示幻灯片: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同学们,这是一副不寻常的绞刑架。就在这个绞刑架上,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的李

    5、大钊于 1927 年 4 月被军阀张作霖下令杀害。1927 年,那是血雨腥风的年代,国共合作领导的大革命失败了。那时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不仅北洋军阀在北京肆虐,在南京,蒋介石也建立了国民政府,开始了对中国 22 年的反动统治。(由此导入新课)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开始着手建立反革命政权,与武汉尚未叛变革命的汪精卫国民政府对立。1927 年 4 月 18 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 月,武汉汪精卫发动“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也走上反革命道路。经过国民党内部派系关系的调整,8 月 25 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往南京,两个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南

    6、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也就是蒋家王朝的建立,由国民党一党专政,故又称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直到 1949 年被推翻为止,进行了 22 年的反动统治。二、蒋介石镇压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一方面释放大革命时期被逮捕的土豪劣绅,给因反对国共合作而被开除党籍的国民党右派恢复党籍,取消了大革命时期对反共的反革命分子发出的通缉令,使一切反动势力被拉拢、麇集在一起;另一方面严厉镇压革命,发布“清党令”,搜捕包括陈独秀、吴玉章、林祖涵在内的共产党员和徐谦、邓演达在内的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其他社会活动家190 多人,实行“清党”。昨天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和工农劳动大众被看成敌人,

    7、妄加杀害;昨天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被看成同盟者,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蒋介石彻底抛弃了。澎湃、恽代英、蔡和森、赵世炎、陈延年等共产党人和中华优秀儿女惨死在反动派屠刀之下(让学生看书上各烈士像图及事迹简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也在北京于 1927 年 4 月 28 日被张作霖下令杀害了。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显示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气节。(提问:从以上所述,请同学们说一说南京国民政府这个政权的阶级性质和国民党统治的实质是什么?)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在“宁汉合流”后,中国同时并存着两个政权:一是南京国民政府;

    8、一是张作霖控制的北京政府。为了实现统一,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北伐”。三、国民党政府的北伐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对北方张作霖的北伐。这次北伐与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代性质是不同的:后者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前者是新军阀对旧军阀的统一战争。代表英美利益的蒋介石集团的“北伐”,实际上是英美势力的扩大,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不能容忍的。在北伐部队北上占领济南后,为了阻止北伐,日本公然出兵炮轰并侵占济南,打死中国军民达 6000 余人,还收缴一部分北伐军的武器,公然无理绑架南京政府新任驻山东外交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焚毁外交部办公处。后蔡被挖去眼睛,惨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

    9、外的“济南惨案”。“济南惨案”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但蒋介石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却命令北伐部队撤出济南,绕道北伐。四、东北易帜1.皇姑屯事件日本帝国主义支持张作霖出兵阻止北伐的同时,又向张作霖施加压力,企图攫取东北开矿、筑路、设厂、移民等权利,欲肢解东北出中国本土。慑于中国人民反日怒潮,张未予以全部接受,部分进行了抵制。1928 年 6 月初,北伐部队逼近京、津,日本决定抛弃张作霖,另立傀儡。张作霖被迫向东北撤退。6 月 4 日,张乘专车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时,被日本预先埋的炸弹炸成重伤,不久便死去。这就是“皇姑屯事件”。2.“东北易帜”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这时

    10、蒋介石派人赴沈阳劝说张学良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美国大使也表示支持南京方面的建议。日本则对张学良施加压力,如果要向南京方面妥协,日本一定要干涉到底,并在沈阳附近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不顾日本压力,于 12 月底发表“易帜”通电,表示“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史称“东北易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南北统一。五、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在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消灭旧军阀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又产生了新军阀,主要有: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白崇禧四派。各地还有小军阀。各军阀后面均有帝国主义支持。北伐结束后,蒋介石借裁军为名,排斥异己,削弱其他军

    11、阀势力。为了争夺地盘,新军阀间展开了混战。先是李宗仁与蒋介石为争夺湖南而战争,继而又有冯玉祥与蒋介石为争夺山东而战争,均以李、冯相继失败而告终。蒋既打败李、冯,却使反对他的其他三派联合起来,于 1930 年 4 月起,蒋与其他三派双方动用百万人军队在中原地区大战 7 个月。先是蒋军屡败,曾使蒋军全线动摇,到 9 月初蒋军才反攻。9 月 18 日,具有举足轻重力量的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进兵占天津,反蒋军大败。10 月间,阎、冯通电下野,桂军也退回广西。这次战争,史称“中原大战”。双方死伤约 40 万人,耗资无数,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从 1927 年起至 193

    12、0 年止,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和地方小军阀之间混战不断,战祸遍及大半个中国(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形成军阀连年混战的局面?”)旧中国军阀混战连年不断,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其原因除了各派军阀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而争夺地盘外,还应看到: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支持各派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反映。帝国主义支持各派军阀混战,是为了分化瓦解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和打击与己相对立的帝国主义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控制中国的目的。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存在的一种独有的政治特征,也是当时中国国情。(根据板书提纲进行提问总结,总结后教师指出)本课讲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实现形式上南北统一的一些政

    13、治情况。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蒋家王朝对中国 22 年统治的开始。布置作业。(略)(北京回民学校 林理炯)第 2 课 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加强教材分析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巩固统治,在经济和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其中币制改革成效较为明显。但获益最大的却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他们利用国家政权,依附英美等帝国主义,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形成了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虽有发展,但却只能是缓慢与畸型的。同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经济上的独占,是以独占国家政权为前提的,因而在政治上,他们建立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镇压革命

    14、力量,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以维护其经济上的垄断地位。由此而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政府。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国民政府稳定财政的措施;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四大家族的含义;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缓慢发展的原因;特务组织的建立与保甲制度的实行。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实质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其一,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依靠政治权力,发展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集团,形成了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其二,为维护其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四大家族在政治上实行法西

    15、斯独裁统治,建立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加强其对国家政权的独占。由此,在政治与经济势力的交替发展中,形成了国民党统治的“家天下”。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政府。由于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势力阻挠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控制,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缓慢和畸型的。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分析国民政府在经济上、政治上的措施,揭示其统治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四大家族的形成;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难点:国民党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教学方法 讨论式、阅读讲解式讲述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时间:1927

    16、年 4 月;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东北易帜。(1928 年底,张学良)此后是否就天下太平了?(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时战争仍很频繁,有消灭异己、争夺地盘的军阀混战,也有镇压革命的反共战争,致使政局十分动荡。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措施。一、加强对财政金融的控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由于连年用兵,军费开支极为庞大,政府财政赤字激增,为解决财政困难,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措施:1.整顿税务(1)关税:南京政府分别与各国谈判,收回部分海关自主权,适当提高了税率(讨论帝国主义妥协的原因,得出:税率过低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外债的清偿就没有保证,基于索债的需求,适当妥协;蒋介石政权已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为扶植其充当各国在华的代理人,故作出一定让步;中国人民一直为收回关税自主权而斗争,为避免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不满,维护其在华最大利益,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各国不得不有所让步)。此后,国民政府关税收入大为增加(参见课本中的对比表),成为稳定财政的重要手段之一。(2)盐税、统税征收情况的介绍(点出盐税极重,约占盐价的 3/4,统税税率过高,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整顿税务后,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荟百科知识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教案·中国历史(四)[格式PDF](102页)
    链接地址:https://www.huibaike.com/12347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0-2023 荟百科知识文档 |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2023012140号-1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由用户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展示服务,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网站有监管的责任,但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我们删除。

    专利商标号:71631114

    收起
    展开